晶振的起振是通过正反馈机制实现的。以下是晶振起振的基本过程:
施加激励信号:在晶振电路中,一个初始的激励信号被施加到晶体上。这可以是一个瞬态信号或一个连续的周期性信号。
晶体振荡:晶体对施加的激励信号做出响应,开始产生振荡。在晶体中的压电效应下,振荡会引起晶体的物理变形,产生电荷。这些电荷会在晶体的表面上形成电场,进而改变晶体的物理结构。
反馈回路:振荡信号经过放大后,被反馈回晶体。反馈回路将部分放大的信号重新引入晶体,加强原始激励信号的效果。
共振现象:反馈回路中的放大器使晶体在特定频率处达到共振。共振是指晶体在特定频率下振荡效果最强,能够保持持续的振荡状态。
振荡稳定:一旦晶体达到共振频率,它将继续振荡,并在晶振电路中产生一个稳定的输出信号。晶振电路中的其他元件可以对输出信号进行进一步处理,如分频、倍频等。
需要注意的是,晶振的起振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达到稳定状态。振荡频率由晶体的物理特性和晶振电路的设计确定,而晶振电路中的元件如放大器和反馈网络的设计对起振的稳定性和频率精度起着重要作用。